资讯详情

又是一年开学季,家长们肩挑背扛送孩子上大学

来源: 2023-08-28 07:00:25


2023级新生陆陆续续的开学了!

虽然有些地区规定:家长送新生不能进入学校,但几乎每位家长都表示:一定要送!

@阿min:东西太多必须送!必须要看看孩子的学校才能放心!以后就看他自己了!


@香水百合:当然要送,起码要对学校有个了解啊!去看看孩子大学四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不去怎么能放心呢?孩子不在身边,自己不知道多久才能适应呢


@弹棉花:聊大三十公路,必须要送,知道学校的位置,想孩子了到校门口见见孩子,送点东西 从没离开过家


@艾敏:会送的 ,现在有条件了可以送也当旅游


即使不能进入大学,也要站在学校门口,目送孩子进入大学。

见证成长的重要仪式,不可或缺的亲情陪伴。


640 (2).jpg


大学是一个分水岭。孩子离开家乡、进入大学,父母慢慢就成了一种永远的守望。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只有冬夏……

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既是一种陪伴、见证,也是一段亲情的旅行,顺便看看孩子上学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好。

这人世间的很多爱,都以长相守永相聚不分离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紫韵菲映:

上大学那年,父亲去送我。女生宿舍他觉得不便久留。只送到门口,看了一眼我选的床铺。我送到走廊,他执意不让我下楼,我们转身都能看到彼此的眼泪。后来听我母亲说,他回家后嚎啕大哭了一场,这就是我那木讷的,不苟言笑的父亲。


@Bonjour88

读大学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高考拼了命的考,只是离家越来越远。


@大白

手机里永远有两个天气预报:一个是大学所在,一个是家乡所在。


@大头txinrui121121:

看的眼泪哗哗的!盼着孩子长大,又怕孩子长大!希望孩子展翅高飞,不想给孩子任何束缚,可又怕孩子长大后离我们太远!那时候那种没着没落的思念折磨着彼此……孩子学业繁重,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只能冲父母发发牢骚,也许以后想听孩子发牢骚都是一种奢望了……想一想,孩子留在我们身边的日子也没有几年了。


常有人指责中国的学生娇气,家长溺爱,殊不知外国的家长一样大包小包地去送孩子上大学,大概无论在天涯何处,父母的心总是一样的吧。

看看下面这场面:

天下父母都一样,即便是在文化相差很大的美国,送孩子到大学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640 (3).jpg

于是,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这样建议:

640 (5).jpg

大致翻译如下:

请明天来报道的新生注意一下:

一个小小的请求…

当你的母亲想挂好你带来的所有衣服并帮你铺床时,由着她吧。

当你的父亲想向你身边的所有人介绍他自己时,由着他吧。

当这个周末你父母想跟你到处逛逛并拍照时,由着他们吧。

如果他们使你感到尴尬或者表现得很疯狂,也由他们去吧。

因为在你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时,他们同样也在开启着他们的新篇章。

无论你信或不信,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比你更艰难。

所以让他们再最后一次把你当个小宝宝吧。


送子女上大学,不代表孩子不能独立,对父母而言,这不仅是一种陪伴,更是与孩子共享进入大学的喜悦,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很多父母并没有上过大学,因为子女,终于有了进入大学校园的机会,踩踩这片土地,望望这片天空,逛逛这座城市,看看这座校园,见见老师与室友,尝尝大学食堂的伙食……

他们开心地在校门口拍照、合影,好奇地参观学校的角角落落,热情地跟其他同学和父母打招呼……

很多同学永远会记得这一天,记得父母帮自己扛行李的背影……


下载.jpg

所以,同学们,请不要放弃让父母送去大学的机会,不用觉得“丢人”,毕竟这样的机会,在人生之中并不多得。

让家人送送吧,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宿舍”,他们才能想象出你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耍,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食堂吃饭”,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坐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吃着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去教学楼的路上”,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走在怎样的一条路上,才能放心。

而不再是想你的时候,只能想象一张脸庞而已。

重庆荷马画室,一家专注美术艺考的画室,每年集训开始时候,何尝不是这样的场景,父母不远千里,大包小包送孩子来画室参加美术高考集训,在这也愿所有美术学子学有所成,明年带上父母走向理想美院!




重庆九龙坡区艺考美术培训学校版权所有 备案号:
姓名
电话
QQ
班级